摸牌,过牌,强中等等这些技能机制,组合出了成百上千不重复的技能。三国杀的武将设计大多源于历史典故,所以其技能可以找到设计思路,技能机制也可以追根究底,得出其所代表的含义。本期盘点中,将为大家揭开这其中的秘密。
颜值高=待遇好

众多周知,英姿和闭月都是在夸赞颜值,这样的机制相当于把魅力量化,让颜值变为切实可见的待遇。不光是周瑜和貂蝉有这样的待遇,史书记载的美男子“崔琰”同样能“刷脸摸牌”,技能名称雅俊说明了多摸牌的原因——俊美而风采高雅。贺齐上装备之后获得技能“英姿”,也可以理解为人靠衣装马靠鞍。不过颜值高能摸牌,并不意味着额外摸牌一定和武将的外表有关。李丰额外摸牌,体现的是广积粮的能力。

权利大=能印牌

郭皇后矫诏是声明某张牌为另一张牌,然后才能发挥出转化牌的效果,在矫诏升级之前,该技能需要得到其他玩家的认可,机制上是为了限制强度,从历史上出发,则是需要他人承认这份诏书的真实性。与她类似的武将是张让,即使张让权势滔天,能不经许可先印牌,也要在事后向队友要牌,否则就会遭到反噬。宦官的权力依附于皇权,所以他不能自己做主,需要队友支持。孙策杀于吉的理由是于吉用迷信之道收买人心,实际是因为当时东吴官员对于于吉的推崇让孙策感受到了威胁。可怕的不是蛊惑,而是蛊惑(印牌)这一行为,对权力的动摇。如果大家都不质疑,于吉就是说一不二的大人物。这显然是孙策所不能接受的。

懂策略=会过牌

过牌的概念来自于某个武将经手的牌数,大过牌武将的典型代表就是孙权,他凭借一手高妙的权术,在魏蜀之间左右逢源,又接力打力稳定江东士族,做到了制衡内外。每一次改变自己的手牌,都像是在对朝堂势力进行一次清洗。王基具有类似的能力,而且不仅能制衡自己的牌,还能拆对手的牌,这个机制就是他统率三军的能力,以及声东击西的谋略的体现。只有从大局出发,才能做出关于舍弃什么牌的最佳选择。
观天象=控牌顶

古人认为星星运转的轨迹对应天下大势,虽然这属于不靠谱的玄学。不过《三国演义》原著本身就带有些许奇幻色彩,如星光汇聚颖川,说明颖川多奇才。诸葛亮观天象而知大势,在游戏中表现为,看过牌并控顶后对牌局接下来的走势有些许把握。张琪瑛也是同理,作为一个参悟玄机的人,对于星星也是多少有些研究的。
技能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,往往浓缩了某个武将的典型事例,才能达成机制和典故之间的对应。也因此,有时就会出现,事迹或者特点近似的武将,技能机制也很相像。明明是无关的两个人,却拥有最接近的技能效果,也是很神奇。